历史

分卷阅读344(2/2)

1941年冬,荣靳之与身怀六甲的妻子隔水相望,一个在广州,一个在香港,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重逢,憧憬着一家三口即将过上的幸福的生活。

    他们谁也不知道,半年多前的那次分离,已是他们人生的永别。

    第199章s7e17生死札

    “其实在1938年广州大轰炸以后,荣老太爷便将大半产业转移到了香港和海外,由二子、三子以及女儿打理。”

    费城郊区的病房里,伊登坐在椅子中讲述着:“1941年,他将荣靳之的妻子接回广州之后,本已联系好了香港那边英国教会开办的妇产医院,想把她送去由自己的二儿媳和三儿媳共同照顾。但大少奶奶的身体太弱了,支撑着回到广州之后便差点流产,荣老太爷怕舟车颠簸大小不保,自己将来没法面对归家的儿子,便退掉了香港的病房,亲自与老妻留在广州陪产。”

    长期颠沛流离的战地生活摧毁了大少奶奶的健康,尤其在怀孕以后,她整日担惊受怕,随公爹南归的路上几次昏厥,每每梦到丈夫被押送刑场,死在日军刺刀之下。

    好在荣老太爷为人开明,对长子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道路并不苛责,反而全力支持,对儿媳更是呵护有加。入冬之后,香港方面终于传来消息,说荣靳之安全到港,只是因为广州已经沦陷,日军横行,暂时不敢公开返家。

    大少奶奶终于放下心来,荣老太爷也松了一口长气,他决定等儿媳生产之携全家一同赴港,与长子团聚。

    然而厄运似乎总是伴随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族,1941年12月25日,噩耗传来,香港沦陷。

    荣靳之的儿子呱呱坠地,迎接这个小婴儿的却是南国最寒冷的冬天。

    荣家三个儿子陷在香港,商行倒闭,资产被日军查封侵占,只有女儿当时在英国经商,暂时尚未受到波及。荣老太爷一夜白头,动用所有渠道联系到荣靳之,让他们设法去英国和妹妹会和。荣靳之与两个弟弟商议之后,决定让三弟带着剩余的现金和本票去英国,自己和二弟回广州照顾父母妻儿,再设法从内地出国。

    冬春之交,荣靳之和他的二弟兵分两路,一个走陆路,一个走水路,趁着日军遣返广州难民的机会去往久违的家乡。

    “他没能回来,是吗?”李维斯几乎已经猜到了剩下的故事,“荣靳之,我记得这个名字,应该是曾祖父的父亲对吗?”

    “你还记得这个?”伊登有些意外,随即点头道,“是的,他就是我的曾祖父,算是你的高祖父。”

    “他是不是死在了珠江岸边的南石头惩戒所里?”

    伊登沉默了一会儿,说:“是的,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离开香港的水路并不通往广州,而是通往地狱。”

    香港沦陷之后资源匮乏,入不敷出,日军开始将1938年以来逃到香港的广州人遣返。一部分难民走得是水路,也就是日军组织的“官方”线路,也有一部分人不相信日军,选择从陆路“偷渡”回去。

    当时的荣靳之也不知道那条路更安全,为了两兄弟不至于全部遇难,便与二弟各选了一条路走。

    数月之后,二弟历尽千辛万苦,以失去一条胳膊为代价通过陆路回到了广州,而荣靳之,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