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其他综合 > Z刑事案件系列 > Z刑事案件系列第7部分阅读

Z刑事案件系列第7部分阅读(2/2)

九式手枪,已经卖出了2支。罗称,他知道制造枪支违法,但为了供女儿读书以及补贴生活,去年刑满释放后便继续制造枪支。”“刑警已经将吴某抓获,并从他身上搜出4把七九式手枪。吴某今年52岁,柳州市人,当天他正想把枪支卖出,还没来得及交易便被警察抓获。目前,罗、吴两人已被刑事拘留。。。。。。”

    正文系列之四。谜中谜[03]

    [原创](并非完全虚构)

    迷情案卷系列之四。谜中谜[03](侦探/推理小说)

    诸葛风

    每年清明节前后,经常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为什么清明时节天气总是雨纷纷呢?以至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其一因为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交汇,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其二是春天低气压非常多。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

    其三,清明前后,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而我国每到四月就开始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给农民的春耕生产带来方便,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将会在大江南北徘徊,所以又有“春雨绵绵”的说法。尽管如此,但并不意味着每年的清明节就一定会下雨。有些地区还经常报道清明祭祖扫墓时引发山火的新闻。由此可见,不是每年都“清明时节雨纷纷”。

    当张杰下了大巴,又转乘公共汽车赶到张家村的时候都快10点钟了,族里祭祖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每年的这个季节,张氏家族都会选择一个清明前后的好日子,然后全族男女老少一起浩浩荡荡地去坟地祭祖。以前张杰也参加过祭拜,但当时年纪还小,也记不得有多远,只记得沿着一条两旁有树的公路一直走下去,到了一个小路口就拐进去,左转右转,看到前面一片山清水秀,他们便在其中一座山前停下来,开始扫墓。

    第一个拜祭的是张杰的爷爷,他的坟墓在山坡上,族里的叔伯们说每次去到都会看到长满了山草,他们要很费力才能显现出原有的轮廓。扫墓时大家会默契地分工,大人们用锄头除掉杂草,小孩把杂草拾到一堆,还把坟头上散落的石块整理一番。忙完这些一般都正午了,大家又累又饿,他们便把随身带过来的粽子、开水带到树荫下,坐下来休息乘凉,这就是清明野餐了。这时候,族里的小孩都会很开心的跑来跑去,跑饿了就吃这种专为清明祭祖做好的粽子,特香甜。

    歇息够了,他们开始正式祭奠,把做祭品的鸡、烤||乳|猪、点心、水果,粽子、茶酒一一摆在坟前,在几个坟角里插上香,点燃冥钱,随后由一个长辈代表讲话,意思是:儿孙们又来拜祭你,希望你老人家吃得开心,过得开心。如果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或者心愿,也会顺便唠叨一下,小辈们静静的站在后面聆听。讲完这些话,大家就轮流磕头,父亲和叔伯先拜,其次是婶婶们,再次是张杰、堂哥、堂姐、堂妹,大家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三拜九叩。祭拜结束,就放鞭炮,然后看着墓地里露出了新土,飘洒下鲜红的炮纸,收拾一下就离开。张杰的爷爷四十余岁就过世了,那时他才出生几个月,听村里的长辈说,他长得很清秀,写得一手好字,是过年时各家春联的写手,而且很早就开了杂货店,因此爷爷给他留下一个智慧的印象。听父亲说,爷爷去世后,坟墓本来葬在离家比较近的一个山岭上,后来政府要把那一带推平建市场,所以要迁坟,当张志刚去的时候,已经辨认不清原坟的位置了,怎么办,逐个地方都挖一下?

    后来张志刚没办法,只得在那里焚香祷告,说:“如果您在天有灵,就保佑我能顺利找到你的遗骸,把你迁到一个新地方去。”焚完香后,前面跳来了一只蚱蜢,跳着跳着来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怎么赶都不动了,父亲恍有所悟,立刻指挥人往那里挖下去,果然找到了棺材,然后顺利迁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父亲给他讲这个往事时,一副追忆的神态,张杰觉得他不会骗自己,因为他知道冥冥中有这样的一种因缘。

    另外,张杰的母亲生前也跟他说过,在怀他的时候,那时还住在老屋,有一晚梦见一个老人抱着一个男孩递给她,说:“你拿去吧。”然后过几天她就生下了张杰,她后来和村里老人聊天的时候,发现她们对爷爷的描述和她梦中所见很相像。不管如何,父母的这两个说法,都给张杰留下了爷爷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的印象,只可惜之英年早逝,无缘承爱。

    第二个人祭拜的是曾祖母,她的坟墓与爷爷的坟墓只隔着一道山涧,因此张杰想,在这片荒凉山野里,母子相伴是不会寂寞的。他们祭拜的方法都一样,因为熟手了,晚辈们就多了到处跑动的理由。张杰和堂哥、堂妹一起挤过高达腰间的野草,爬上了曾祖母所在山的山顶,摸着上面的松树,觉得很新鲜,再俯视下面的风景,感觉好微小,身边也似乎飘动着雾气和云朵。

    曾祖母山下的一个山泉流下的水被积成到一个小水潭里,张杰小的时候曾经看见一条金黄闪闪的小鱼,尾巴款款而摆,非常迷人,当他在岸上蓄势已久突然下手的时候,它忽的不见了,搜索了很久都没影踪。然后他悻悻的看着四周的青山,想它会不会是某个灵魂的化身,朝四周拜了拜,就离开了那个似乎有些诡异的小水潭。

    据说,在张杰的母亲刚结识父亲张志刚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成婚之前,母亲是见过曾祖母的,按母亲的说法,曾祖母是一个很有涵养,温文有礼的人,和人从来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但处事很有魄力,母亲嫁入了家门后,和曾祖母的魅力颇有渊源。

    第三个拜祭的是三叔公,他是张杰爷爷的亲弟弟。三叔公的坟墓离他爷爷和曾祖母的坟墓较远,他们重新回到那条两旁有树的公路,继续往下走了一大段路才到达。三叔公所在的地方,不算山,是一片丘陵,上面长的草很稀疏,但视野很开阔,在一面能够看到很遥远的风景。可能因为丘陵的缘故,三叔公的墓显得特大,分三层,石块也少,他们拜祭起来很舒服。

    三叔公享年五十余岁,生前是一个大队的书记,听说是一个很霸气的人,有很多朋友。似乎小时候张杰在三叔婆的一个镜框里见过他的一张旧相片,现在印象模糊了。张杰记得的是父亲跟他提起的一件事情,他说因为爷爷去世得早,所以三叔公一直把他当亲儿子看待,细细照顾。

    父亲印象最深的是,他小时候每到了清明节,三叔公就会带上他,来到爷爷的坟前,扫完墓后,三叔公会一个人默默的坐在旁边喝酒,一言不发或偶尔自语,父亲就在旁边静静的陪着三叔公。听父亲转述时候,张杰似乎能遥想到当年的情景,通感到三叔公当时的心情,面对地下早逝的兄长,许多话语无人诉说,看着幼小的遗孤,只能尽力扶持以不辜负情谊。想到这一点,三叔公在他心目中就可亲可敬起来,所以在他坟前张杰感激虔诚地磕头。

    第四个祭拜的是准冢,因为准冢深藏在三叔公墓后面的几座真正的大山里,翻越极不便利,所以接下来是简行出阵。到了地方后,家族里的长辈带领着男性后生,携带简单的祭品和工具开始翻山越岭,女人们就留在三叔公墓原地休息,等候他们归来。

    临到这个环节,张杰心情翻腾,酸酸的很难受。爷爷、曾祖母和三叔公虽然是至亲的人,但他从没见过他们,只是对过往的一种陌生的亲切,但这个准冢让他很不是滋味,有时甚至很抵触,因为准冢是生前为自己选定的墓地,每年会去打扫一下,宣示墓地所有权,所以大伯父和父亲都按风水师的指引,各自占了一处地方,作为自己的准冢,其间相隔不远。

    他们一行要挤过很多的野草,爬到很高的地方才能到达目的地。准冢的祭拜相对简单,稍稍修理烧点纸钱即可。因为要爬很久,所以他们要坐下来休息很久才下山,这时候大家会说聊很多事情。大伯父张浩天在那里说道,他选的准冢叫天鹅孵蛋,风水有九成几,是个旺子孙的宝地,而且那里风景好适合长眠。

    张杰看着四周,确实是纯粹干净的大自然怀抱,前前后后都是起伏有致的青山,远处有一条江水绸带一般舞过,心里想:“旺子孙又有何用,人生苦短,终究是要去的。。。。。。”阎王只给了他二十年阳寿,一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也要面对的场景,他就莫名地伤感起来,想起了前不久读到的钱钟书一句话:“目光放远,万事俱哀。”

    自从张杰随父亲移居n之后,每年的清明都没能回来,而且家族因为父亲张志刚的婚姻问题,一直都不认可他们的身份,主动回来拜祭就会显得有点突兀,所以张杰父子已经很多年没有回爷爷、曾祖母和三叔公的坟前拜祭过了,想来愧疚,但他心里期盼他们能原谅我这个奔波的子孙的不孝。张志刚说他每年都会托人在他们坟前提起张杰的发展近况,这让他内疚的心有了些许的宽慰。

    回家的路上,张杰看到街道上挂着推行火葬的标语,心里突然悲哀起来。身为一个博古通今的人,他知道推行火葬和墓地集中管理的必要,电视剧上看到的一个山上整齐排满小坟碑的公墓也是必然趋势,但他总会怀念这种古老相传的墓葬形式,公墓过于拥挤和机械,拜祭会缺乏一种凭吊的意境,孤然青山中,似乎才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归宿地。遥远的都已逝去,如之奈何?

    正文系列之三。惨案[01]

    [原创](并非完全虚构)

    迷情案卷系列之三。惨案[01](侦探/推理小说)

    诸葛风

    张杰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侦探小说,通常等大人们都关灯睡觉了,他仍躲在棉被里用手电筒照着书,偷看福尔摩斯探案及包公案。而在张慈融合他的记忆之后,渐渐发现,福尔摩斯探案与包公破案完全依靠逻辑推理,也就是说从蛛丝马迹的线索及物证中寻找理论,而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也需要演绎推理,也就是说从众多的线索及物证中找到有力的证据来定案。

    后来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tv-1)播出一个名为“大张提刑官”的连续剧,该节目叙述张慈受任提点刑狱官后,凭着他那一手“检验”、“推理”的绝妙手段,接连侦破了“太平县冤案”、“李府连环案”、“毛竹坞无头案”、“城南井尸案”、“遗扇嫁祸案”、“张生命案”、“李玉姑失踪案”等一桩又一桩的疑难命案,成就了“神断张提刑”的美名。

    “大张提刑官”在黄金时段播出,颇受观众的喜爱,总共52集。王慧很喜欢看,张杰就陪着她把每一集都认真看了,在惊叹编剧的构思巧妙和现代拍摄手法的同时,他也深深地感到惭愧。因为片中只是把张慈睿智和风光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但没人知道,很多案情陷入困境的时候,张慈都是在胡思乱想甚至是没有根据地瞎猜。

    在节目热播期间,n电视台(cqtv)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便邀请本市一些知名的刑事鉴识专家到演播厅,和观众代表进行互动,此时已小有名气的张杰居然也在受邀请之列。

    在聚会中,这些实际工作者就向观众大吐苦水,因为电视节目对刑事鉴识和法医采样的技术过于夸张,将刑事鉴识人员描述成无所不能的福尔摩斯,因而许多案件长时间无法侦破的时候,群众就开始抱怨,“你们这些警察(专家)是怎么搞的,为什么古代的张慈做得到,你们却做不到?”

    其实电视,电影和小说大多都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刑事侦破的辛劳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处理现场,有时要熬夜,有时要昼夜不停化验。幸好张杰早就养成早起晚睡的习惯,常常睡2、3个小时就起来工作,平时白天可能有行政事务要处理,又要赶着收集证据,所以往往无法仔细研究案情及线索,但是在上班及下班途中单独开车时,头脑就开始运作,夜深人静时,思路就更为活跃,在审阅案件物证后,许多疑点和线索就一一涌现。

    优秀的刑侦人员除了要懂得物证的处理外,还要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物证虽然能够提供重要的线索与证据,但是要能解开整个迷局,就需要用头脑串连所有的物证。

    张杰最近处理的一起案件中,就遇到单凭一件物证破案的案件。有两个惯犯连续抢劫了几家百货商店,由于他们经常作案,所以知道不能留下任何证据,每次都只抢走商家的现金就马上逃跑。

    有一次,这两个抢劫犯行抢一家品牌服装店,抓了现金正准备逃走时,其中一个抢匪觉得自己身上穿的西装外套太破旧,就问:“老大,可不可以拿一件新的来穿哟?”

    另外一个比较精明的抢匪觉得到手的现金不多,而店内的西装都是昂贵的名牌货,既然都冒险来抢劫了,再多拿一件也没有大碍,便故作大方地说:“狗日的,你也晓得穿好的了?好嘛,挑一件最好的,就算大哥我送给你的礼物吧。”

    于是,这个抢匪就挑了一件质地最好的外套,脱下旧的外套丢在地上,穿上新的就匆匆逃离现场。警察赶到后,将抢犯的外套收集起来,摸一摸外套的口袋,没有发现任何东西,就放入证物袋内作为物证,送到化验室来。

    像这类小案件的物证在化验室都是由刚来的新手进行化验,化验员张琴刚进入化验室工作不久,就被派来化验此案的物证。张杰虽然已经是主任了,除参与重大案件的物证检验外,每天还是会到化验室巡视一下这里的工作情况。

    那天张杰刚好遇到张琴拿着一件西装外套来化验,就顺便问了一句:“小张,这是哪一个案件的物证?”张琴对张杰说:“张主任,这是一个连环抢劫案的物证,外套是嫌犯留下来的,我已经在衣服上找到几根毛发,还有一些唾液。”

    张杰想了想又问道:“你有没有查看衣服口袋?”

    张琴回答说:“我已经找过一遍了,但是什么都没找到。”

    张杰顺手将外套拿起来,发觉这件外套有点沉甸甸的,比一般西装外套要重些,他伸手往外套口袋里摸一摸,结果发现里头有个破洞,手再往洞里探去,抓出一个钱包。

    钱包里有驾驶执照、身份证以及一些银行卡和其他个人资料,其中除了有嫌犯的姓名,地址外,还有他的照片。

    张杰马上打电话给负责这个案件的刑警,告诉他嫌犯的姓名,地址,叫他循线索逮捕嫌犯。

    那位刑警半信半疑地回答说:“是不是哦?!你怕是在开玩笑哦!”张杰严肃地回答他:“我怎么会拿案情开玩笑?!”

    那人这才相信了,打趣地说:“张主任,我也听说过你破的几个案子,但是根本没有想到你这样bt,嫌犯的姓名地址居然都能化验出来。。。。。”

    张杰在日常办案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一些在他所著的《洗冤集录》里坚信不疑的观点被一一推翻,这也使得他对工作更加充满了渴望,俨然成了一个工作狂。

    他在笔记中写到:侦查刑事案件就如建造一张桌子一样,四个桌脚都非常重要,不管桌面怎么漂亮,如果桌脚不稳,再好的材料也无法造就一张好的桌子。在刑事侦查上来说,这四根支柱是现场,物证,人证,还有运气。没有这四根支柱,案件就很难侦破。

    现场步骤要绝对正确,现场判断要十分准确,现场重建一定要合乎逻辑。现场一定要完善保护,在收集物证程序仍未结束,前非办案人员绝对禁止进入现场,其中包括非本案警员,长官及记者等。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

    物证是破案的关键,侦查首先要收集有效的物证,物证是否有法律及科学价值与效用,在于是否能与案件相关或连接线索。现代法律越来越重视物证,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