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大帝国 >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三十一章 谭嗣同 上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三十一章 谭嗣同 上(1/2)

    .

    谭嗣同已经致仕了,那个条陈是他最后的条陈?”半赵刚没有等到谭嗣同,而是等到了这样的一个意外的结果,致仕?赵刚十分惊讶,那个壮怀激烈,意气风发的谭剑侠,怎么可能致仕呢,致仕不是要到60随之后才可以提出吗?

    等到把谭嗣同的档案拿出来一算,赵刚才发现,不自不觉的谭嗣同已经整整六十岁了,真正的花甲之年,不禁扼腕叹息,恨自己记性不好,要知道在原来的时空,他对谭嗣同可是十分敬佩的,清朝一代有骨气的人少,有骨气的文人就更少了,康梁之辈虽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可是一到危难之时,就会爱惜性命,而谭嗣同则是敢想敢做,虽然事情不成,可是在赵刚眼里,却比康梁之辈要强上很多了。

    “那谭嗣同现在何处?”赵刚放缓了语气询问亲兵。

    “皇上,那谭嗣同正在白云楼,款待亲朋好友!”

    “这个人倒是有趣,致仕了请客。”赵刚自言自语道,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想要亲自去看看这个谭嗣同。当下站了起来,吩咐道:“备车,我要去见谭嗣同车已经备好了!”

    赵刚点点头走出房门,果然看到一辆富丽堂皇的大房车停在门口,赵刚皱了皱眉头,说道:“不要这么招摇,换一辆简单的!”最后相中一辆黑色的劳斯特,赵刚上车,紫禁城迅速地在车后消失。开到了长安街上!

    看着街道里川流不息地车流。赵刚伸手拿过谭嗣同的资料,耐心的看了起来。在他的印象中,谭嗣同任侠好剑。是著名维新人物。在北京北半截胡41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1898参加戊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六君子”。

    不过太详细地资料,赵刚是没有了解过的。看了一下手上的资料,赵刚吃了一惊,一直以为谭嗣同是白丁出身。因为光绪地赏识才超拔进入军机地。没想到谭嗣同竟然也是湖北巡抚的儿子。响当当的封疆大吏之子。

    对于谭继询赵刚是非常熟悉地,历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当赵刚攻克京师之后,谭继询虽然态度暧昧。可是最后还是接受了赵刚的和平建议,之后赵刚也是非常慷慨的大发红利。

    10岁时,谭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地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地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

    谭嗣同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与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1877年,在浏阳,他又师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直隶(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

    1888年,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本来历史的正常进程就是1894年,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52日,康>000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深重的民族灾难。

    1898年3,他又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南学会以联合南方各省维新力量,讲求爱国之理和救亡之法为宗旨,“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为了加强变法理论的宣传,他还创办了《湘报》,作为南学会的机关报,由他任主笔。由于对湖南新政的尽力,使他以“新政人才”而闻名。光绪“诏定国是”后不久,就有人向光绪推荐谭嗣同,光绪同意召见。

    光绪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使谭嗣同非常感动,觉得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