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烽燧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家事,平!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家事,平!(1/2)

    噌!

    竹刀划破空气,急刺而来。

    身体完全来不及反应,圆润的刀锋划过皮甲。

    咚!

    黑色的将靴,厚实的鞋底直击胸口,钻心的疼痛感袭来,然后是天旋地转。

    红缨,黄铜面具、黑色的甲胄

    砰!

    重物落地的声音。剧痛之后意识复苏,停留在视野中的是一把狭长的的竹刀。

    “下一个!”

    苏策手握竹刀,面无表情的看着倒地的亲卫。

    “喏!”

    倒地的亲卫没有人搀扶,揉着胸口站起来,握着竹刀,俯身行礼退到一旁。

    ……

    这些天,苏策打熬过身体后便开始训练起亲卫。

    这些年龄不大的亲卫,面色红润,虽然身子骨还小,但是在几年累月的锻炼和充足的食物之下,身上没有一丝赘肉。

    中午,苏策用完饭,抱着嘟嘟散步消食,李常看到苏策后快步走了过来。

    “将军,昨夜十六王府遇袭!”

    苏策冲着旁边丫鬟示意:“抱着小姐去找少夫人!”

    等到丫鬟抱走嘟嘟,李常这才开口解释:“昨夜十六王府遇袭,贼人冲着二皇子去的!”

    苏策皱着眉头开口问道:“二皇子无碍?”

    “无碍!”李常面露犹豫,深吸一口气说道:“贼人从川蜀而来!”

    苏策眉头舒展,面无表情的问道:“川蜀?这消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金吾卫昨夜巡查,抓住了逃跑的贼人,南衙禁军传出来的消息!”李常面对着紧盯自己的苏策,连忙回道。

    “让老伙计们这些天留点意,莫让贼人到咱苏庄来。”苏策看着李常装傻,也没有拆穿。

    李常的真实身份并不简单,苏策也是后知后觉才发现的,特别是让李常买下长安城的永和坊太过顺利,哪怕永和坊只是长安城中最偏僻的那一片,但是单独一个坊买下来,这其中要打点的人可不是一个老府兵能够做下来的。

    对于李常的真实身份,苏策已经有了猜测,若说大乾那里最神秘,无疑是乾州祖地和牡丹内卫。

    或者说乾州祖地是最神秘的地方,乾州陵卫,战力无双,牡丹内卫,神秘莫测。

    而牡丹内卫选人有周正那般的军中骁勇,也有祖地乾州的人。

    而李常很大可能就是从乾州祖地出来的牡丹内卫。

    当年若不是苏策已有爵位,外加太子有意拒绝,二皇子赵载校很可能就把苏策拉拢到了牡丹内卫。

    不过,大乾勋贵家中没有圣人安插的安插的暗桩。

    昨夜那股贼人说是从川蜀而来,这个消息都不需要深究,毕竟去年二皇子赵载校下了军令,屠了川蜀之地三分之一的地方大族。

    过些日子,永和坊的伯爵府和南山庄子就建好了,南山庄子太小做一避暑纳凉和后路还行,长期居住还是苏庄或者永和坊的府邸好一些。

    永和坊一整座坊,地方大,一座伯爵府占不了太多地方,亲卫无令不得出封地,百果酿这份产业肯定留在苏庄由亲卫守护了。

    以后等到亲卫们长大了,可以放到军中搏出一份前程,都是好苗子,拼出来一官半职的,苏策就放了他们的籍,永和坊的空地就是给亲卫留下来建院子的地方,现在空着便空着。

    一座伯爵府,外面一圈小院子都是给李常这批最早追随苏策人修的,李常他们虽然入了苏府,但是苏策可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做过下人,苏策还年轻,以后军中部下若是念着情分,苏策也需要有地方安置他们,永和坊那片空地就有了用处。

    树大招风的道理苏策还是很明白的,有些人可以做但是不能留人口舌。因而放籍安置就挺合适的。

    长安城的新鲜事很多,二皇子遇刺的事情并没有闹得太大,三五日便没了说法,不过邸报的角落中却说剑南道三使扩厢军一万靖安川蜀。

    说是靖安,实际上是收拾二皇子赵载校去年留下来的隐患。

    不管是地方大族还是豪族士族,在国家面前都只是势单力薄,况且川蜀已经糜烂到了根子上,不是二皇子举一次屠刀就能解决的。

    益州武库日渐充盈,说明朝堂上对于六诏和黔中已经难以容忍空悬在外了。

    闲来无事,苏策在家里修身养性,陪陪妻女,这样的生活才是苏策想要的,这不,七月初,王兰用过早食后呕吐,大夫按脉说是有了身孕,苏策抱着嘟嘟去了河边小谢。

    嘟嘟现在会跑了,一双小腿整天闲不住,苏策便带着闺女整天玩耍,嘟嘟最喜欢骑大马,但是嘟嘟年龄太小可骑不了马,小马驹性子不稳,苏策也不敢让嘟嘟去骑,只得自己做马,陪着嘟嘟玩闹,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战阵之上的战将威风。

    七月中旬,永和坊的府邸建好了,苏父选了个好日子,七月十五,苏家一家老小便搬去了永和坊的新府邸。

    新府邸比苏庄的府邸大上不少,是一座前一后二的三进府邸。

    李常从庄户中选了二十人,都是十八九的大小伙子,这几年跟着亲卫们一起玩帅耍,也学了一招半式的,有些勇力,现在亲卫年纪太小,苏策用不了,所以选了这些人做为新府邸的家丁。

    至于后院分为东西两院,和苏庄的安排一样,西院苏父苏母住,东院苏策和王兰这对小夫妻住。

    两个老嬷嬷和八个丫鬟跟着也一起搬了过来。

    苏家内院的事情都是苏母在管,春夏秋冬,梅兰竹菊这八个字虽然各家府邸已经把这个八个名字用烂了,但苏家的八个丫鬟还是这个名字。

    苏策乔迁新居,太子和二皇子各送了一份礼,礼不重,但是却大张旗鼓的送了过来,苏策知道这是太子和二皇子在给自己撑腰。

    想那年,苏策势单力薄,卖掉府邸偏居渭水河畔农庄。

    看如今,买下永和坊,置建新府邸,再加上苏策在东宫虽然无职,但是前东宫领将的履历,储君偏爱,又与二皇子私交甚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