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00章(2/2)

支箭,是正对着他而来的,眼看是挡不住了,他连忙向后倒去,也亏得他马上功夫了得,两支箭竟是擦着他的鼻梁而过。

    “射!”

    郭家军的或躲或挡,或躲不掉或挡不住,总之,这边还没收拾好,那边赵匡胤领着人又来了……

    现代有不少机构乃至个人研究古代战争,最让人有兴趣的一向是汉人同少数民族的。中国几次历史进程可以说都是少数民族改变的,而他们的战斗方法也最多的被人们来回琢磨。其中最被人们称道的,就是骚扰似的进攻。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仗着骑射功夫欺负人。

    当汉人比他们多的时候,他们就放箭,汉人追,一般是追不上他们,他们拉开距离再放箭,再逃,一直到汉人比他们少了之后,再包围砍杀。这一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这首先要求马上功夫好,其次还要求箭术不错,第三还要时机把握的好。什么时候放箭,什么时候撤退,这中间那真是早了也不行,迟了也不行,就是少数民族那里,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能把这个套路掌握好的,当然他们有先天优势,那就是他们驱逐追杀狼群或者追杀不容易对付的野兽的时候就用这一招,有得天独厚的练习条件,在这一点上,汉人就算想学也没条件……

    不过刘灿是什么人?她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她既然要争夺天下,那就要有绝对的武力。密州天生荒凉,数量上跟不上去,质量上就要远远超越。没有狼群,总有人吧。一队分为两队,箭支去头,包裹上粉末互相对射。刘家军的箭术是不用说了,马上功夫就算不说比少数民族强,起码也是不弱的。少数民族的马术好,这是因为他们从小骑马,这一点,刘家军没办法相比,但他们可以量化。比如什么样的坐姿是最正确的,腿要放哪里,怎么控马这些都有标准,而在进入演武场后,他们起码都会骑马,等到确定要当骑兵,那也基本上就是在马上过日子了。每一个骑兵都要经历三次长行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除了定时方便,全部都要在马上完成,包括吃饭睡觉,而每一次这样的长行军都会淘汰掉一部分人,更会累死一部分马,但留下的,却都习惯了把马当做了一部分。

    而这种骚扰战术,他们玩的更是比少数民族都好,追究原因,还是因为一个词:量化。

    从什么时候开始冲锋,做什么样的姿势,离多远开始射箭……在少数民族那里可能是凭感觉凭经验,而在演武场这里,统统都有标准。当然,有的标准比较不好把握,比如三十米处射箭,这在平时好办,可在高速运动中,就不太好拿捏了,但这说到底,也无非就是个熟练度的问题,多冲杀几次,自然知道三十米到底是多远了。

    也是郭荣没有正儿八经的和刘家军对仗过,否则他就会知道赵匡胤并不是对他耍无赖——这是刘家军的风格!什么?早先的情报搜集?刘家军正儿八经的被人们认识,也是赵弘殷打下曹州,可赵弘殷一路打来大多是步兵建功,攻城战里更没骑兵什么事,当然,骑兵也不是没有功绩,可他们还真没怎么正儿八经的实战过这个战术——他们人数比对方多,马比对方好,直接冲杀过去就可以了,就算施展,射个一轮,下面也可以冲击了。所以郭荣是第一次享受这个待遇的……

    “再射!”

    赵匡胤的冲锋依然是勇猛的,长枪舞出了花,可临近跟前喊出来的还是射……郭荣是个有城府的,旁边的韩通几乎被气吐血——你说你要玩射箭也就罢了,谁让我们匆忙之下准备不充分呢?可你表现的这么英勇做什么!你你你,好歹也领着这么一队人,怎么能这么无耻!

    恩,这一点吗,他还真误会了赵匡胤,他真不是故意……他箭术不行,虽然用心练习,可在这上面实在没有天分,赵弘殷每每提起都咬牙切齿,后来还是刘灿劝了一番才罢了。不过上天给人关了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户的,他的枪法就很好,这么持着长枪而来,并不完全是做样子——郭荣这边也有马,若是反应过来,很可能冲过来,那就要陷入厮杀了。

    “再射!”

    赵匡胤领着人,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后面队伍的箭射的那叫一个波浪起伏,每每当郭荣想要冲锋的时候,就有一波箭雨过来压的他们抬不起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马也在不断的损失。

    “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他们这些人会被白白射死!”

    ...